(1)政策优势 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的限塑具体要求,鼓励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随后工信部等几个部委又出台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目前,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大力度推动生物可降解塑料重点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产业化示范应用。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强化碳效率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碳减排行动,力争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十四五”实现达峰。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节能低碳改造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可再生资源应用比例,全面推进固废综合利用。鼓励发展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产业。硅藻土产业重点开发环保功能材料、功能填料等产品。石墨产业重点开发高纯石墨、石墨密封材料等产品。石材产业重点开发工艺石材、异型石材、石雕石刻工艺制品等产品。鼓励利用非金属矿物生产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 (2)产业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目前,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5户,占全区规模工业总户数的56.5%;总产值达到138.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5%。历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成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并于2020年3月入选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以来,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体量加速壮大,产业链条深度延伸,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精细化工产业实力持续攀升,关联企业64家,产品覆盖78大类200余个品种,综合产能300万吨,经济体量占到全区50%以上。目前,驻区企业753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86户,纳税超百万元企业80户(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2户),上市企业7户、外资企业17户。 (3)基础设施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环江公路将经开区与市区紧密相连,规划区内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供水、雨排水、污排水、供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主次街路已达到40条,总长68公里;蒸汽管网24公里、给排水管网188公里、供电线路46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工业净水供水能力2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36万吨、供汽能力790吨/小时(0-38公斤高、中、低压工业蒸汽)、氮气2万立方米/小时、氧气1.2万立方米/小时、氩气50吨/小时、供电能力18万KVA、天然气供气能力1.3亿立方米,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3家运营商通信服务覆盖全区。2017年1月17日,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进入封关运营阶段,将积极打造国际货物分拨转运、国际保税物流集散、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国际商品展示、国际金融创新等五大中心,不断提高吉林经开区整体开放程度。 (4)科技创新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平台功能,注重研发培育,强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累计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园区)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研发服务机构达到39家,与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吉林大学等12个知名院所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6家。累计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余项,取得科技研发成果13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17项、国内领先(先进)水平107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85%,创新驱动持续发力。T400大丝束碳纤维实现真正意义的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5000吨异戊烯醇装置现为国内首套、世界第三套,一举打破国际价格垄断;8万吨醇醚装置为世界首套实现乙氧基连续化生产装置;聚酰亚胺纸中试线为世界独有;维生素E新工艺成功应用,产品纯度和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