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登陆用户:()
  您好, 欢迎登陆!
  单位名称:
   
长春市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项目名称 长春市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项目状态 正在招商
所属行业 新装备
所属地区 长春市,长春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
项目总投资(万元) 200000.00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技术。
建设地点 长春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正在谋划中,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在调整土地规划。
项目单位 长春新区先进装备产业办公室
联系单位 长春新区先进装备产业办公室
通讯地址 长春新区龙湖大路5799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 李传龙
联系电话 0431-81335588
传真号码 xmc82763933@163.com
电子邮箱 593010176@qq.com
网址
申报单位 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及规模
合作计划书
产品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主要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配件制造、工业服务,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互联网 、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市场前景

1)智能制造市场分析

工信部近来表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总体态势持续向好。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近3万亿元,市场满足率超过50%。通过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9%。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我国两化融合指数大幅提升,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1.1和26.3个百分点。

图表1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迅速。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注册量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9%,其中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新增企业数量突破4万家,2021年新增企业数量突破7万家,同比增长74.7%。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新增相关企业4.16万家,保持快速增长。

图表2  中国智能装备制造相关企业注册量(单位:万家)


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基础不断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网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全面完成,4G网络覆盖城乡,5G网络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覆盖29个省(区、市)。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网络、平台、安全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提质、降本、增效作用不断显现。

2)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新趋势。

智能制造的人本化。人本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理念,智能制造的发展开始重点考虑社会的制约因素,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正在纳入人的因素,人的利益和需求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核心。譬如,人机合作设计和人机协作装备的推出,使人从许多机械化生产中解脱出来,人与机器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协作完成各项工作,推动产业模式的变革。

智能制造的多领域集成发展。在早期,智能制造主要侧重于物理系统的感知与集成,随后开始与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近年来则进一步与社会系统进行融合。在多领域集成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制造通过不断融入更多的制造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催生出预测制造、主动制造等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使制造模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制造系统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企业组织形态发生较大改变。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日趋复杂,传统产业链的模式正在被打破,终端客户倾向于选择完整的解决方案。相应地,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客户为中心和数据驱动更为普遍,企业组织架构正在向扁平化、平台化方向转变。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应抢抓这一历史性契机,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积极引领我国智能制造进行战略性的重点突破,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正在形成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科技发展呈现多元深度融合特征,制造业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先进制造、信息化和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中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等问题,通过推行智能制造,实现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成为应对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央号召全国各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落后产能,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国家通过技改补贴等多项措施,引导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和自动化改造,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需求,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技术分析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产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出“智能制造”是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未来5-10年,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调整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智能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区域协同、行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地出台支持政策260余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推进模式,汽车、石化、家电、医药等重点行业全面发展。《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深入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 “两

化”融合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支持智能化关键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及数字化软件开发,有序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工厂。重构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开展城市静脉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加速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 “产业名城”典型城市。

长春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汽车和轨道交通等制造为带动,积极发展工业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专用智能装备。发展化工灌装行业自动化智能装备、自动焊接机、追溯系统等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实施万丰机器人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百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产业优势

长春新区是2016年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7个国家级新区,承担着落实长吉图战略、促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使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此外,长春新区各类孵化载体发展到54个,打响了“摆渡-渡向成功彼岸”、“你身边的中关村”等孵化品牌,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40户,占全市1/3,占全省1/4;“专精特新”企业达221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户。

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的东北科技创新中心,搭建了新材料、新能源等专业技术平台和政务、信息、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实力较强,为本项目提供了有利的产业优势。

(3)人才优势

全区集聚以吉林大学为首、以中科院“一院三所”为代表的高校院所20余家,各类国家级研发机构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100家。联合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华为等大院大所大企开展合作共建,打造了华为联合创新中心、海尔海创汇、中关村创新中心等一批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与中科院共同打造中国科学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正在联合省科技厅共同出资建设的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

(4)区位优势

长春新区国际空港,依托龙嘉国际机场建设,实施机场提级扩能工程,全面提升客货运能力,实现国际“大通关”,开辟北欧等客货运航线,打造东北亚地区门户枢纽机场。长春新区依托空港经济开发区,发展临空指向性产业,立足龙嘉国际机场,以东北亚航空物流中心枢纽为核心功能区,打造东北亚航空物流中心;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基地,发展航空货运,构建“大通关”体系,建设东北亚航空物流中心枢纽。

长春新区东北亚国际物流港,是长吉图运输通道和京哈交通走廊“大十字”复合运输通道的重要战略节点。依托铁路综合货场建设,通过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监管国际多式联运等功能性设施,带动跨境电商企业、专业物流企业的集聚,形成年货运吞吐量1,100万吨,构建起“港口后移、就地办单、公铁联运、铁海联运、无缝对接”的跨国物流、内贸外运的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北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长春新区东北亚国际物流港位于长春新区核心腹地,规划范围北起长德合作区,南接长东北核心区,东连空港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

产品方案及规模
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建设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配件制造、工业服务等内容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互联网 、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图表3 智能装备产业园平面效果图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0,000万元。企业自筹。

图表4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50,000万元,利润30,800万元,投资回收期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5.4%。

图表5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社会评价

本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可以弥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同时能够带动本地就业,吸引优秀人才留在长春,为地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版权所有:吉林省商务厅
   浏览器建议使用IE7及以上版本
备案号:吉0052428222号   技术支持: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