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登陆用户:()
  您好, 欢迎登陆!
  单位名称:
   
梅河口市氢能源产业项目

项目名称 梅河口市氢能源产业项目
项目状态 正在招商
所属行业 新能源
所属地区 梅河口市,市辖区
项目总投资(万元) 150000.00
合作方式 独资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建设地点 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起丹桂路,西至梧桐路,南至南环路,北至滨河南街。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正在谋划中。
项目单位 吉林省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联系单位 梅河口市商务局
通讯地址 吉林省梅河口市康美大道555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穆占垣
联系电话 +86-15643552255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4965278@qq.com
网址
申报单位 梅河口市商务局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及规模
合作计划书
产品简介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我国具有良好的制氢基础与大规模的应用市场,发展氢能优势显著。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氢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

本项目计划完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量产,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当地氢能经济生态圈及氢能产业链,力争带动上下游300亿以上产值。

市场前景

经过十余年的长足发展,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同时,我国金属储氢材料产销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储氢材料产销国。氢气产量和储氢材料产销量两项世界第一,为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快迈入氢能经济时代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17-2021年间,我国氢能产量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截至2021年末,我国氢能产量为3,300万吨,同比增速达32%。


图表1  2017—2021年中国氢能产量及增速(万吨、%)

为满足国内氢气需求和应用的增长,制氢设备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形势喜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氨分解制氢、水电解制氢、氯碱厂副产氢回收利用、各行业富含氢尾气回收等制氢设备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基本实现国产化,而且大量向国外出口。2021年,我国制氢结构中,煤制氢占比最高,达62%;天然气制氢次之,占比19%。


图表2  2021年中国制氢结构(%)


氢能制造属于氢能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环节,加氢站的建设则是氢能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我国氢能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氢站容纳了我国大部分的氢能需求。2016-2020年,我国加氢站的数量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加氢站数量达128座,同比增速达110%。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的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提上日程,氢能迎来进一步发展,加氢站的不断建设使得储氢气的需求进一步释放,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为218座,同比增速达84.75%。


图表3  20172021年中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座,%


燃料电池汽车(FCV)是一种用车载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的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车载燃料电池装置所使用的燃料为高纯度氢气或含氢燃料经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氢重整气。与通常的电动汽车比较,其动力方面的不同在于FCV用的电力来自车载燃料电池装置,电动汽车所用的电力来自电网充电的蓄电池。该项目一期建设着力于完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量产,从燃料电池市场的供给端来看,2018-2021年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2018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1,527辆,随着政策面的放松,我国燃料汽车产量迅速增加;2019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2,833辆,同比增速达85.5%;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回落为1,204辆,同比降幅为57.5%;截至2021年末,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回升至1,777辆,同比增幅为47.6%。


图表4  20182021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辆,%


从燃料电池市场的需求端来看,2018-2021年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需求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2018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527辆,与供给端持平,主要因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初步量产取决于市场的订单数量;2019年,随着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线的扩大,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长至2,737辆,同比增速为79.2%;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回落为1,182辆,同比降幅为56.81%;截至2021年末,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回升至1,586辆,同比增幅为34.18%。

图表5  20182021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辆,%

 整体来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中指出,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科学指导电力规划和有效投资,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和绿色电力需求日益高涨的驱动下,新能源发展必将迎来爆发期。相比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火力发电,以太阳能、风力、地热、生质能、核能等绿色电力更符合环保、可持续,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前,梅河口大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园,推进氢燃料电池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绿电”园区走廊,降低电要素成本;挖掘风资源条件,推进华电30兆瓦风电项目。梅河口市2022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8.72亿Kwh,增速11%,2022年全年工业用电2.86Kwh,同比增速3.3%。随着光伏、风能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增长,使用电解水方式制氢以及相关产业将受益于新能源电价的下降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技术分析

本项目采用的制氢技术核心是电解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关键核心技术是高效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电解水制氢就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通过电化学过程将水分子解离为氢气与氧气,分别在阴、阳两极析出。

阳极:H2O→1/2O2 2H 2e-

阴极:2H 2e-→H

总反应:H2O→H2 1/2O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产业政策层面。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至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至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构建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地方政策层面。《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重点发展风电主机、发电机、叶片及光伏电池、组件。围绕“制、储、运、加、用”氢全链条,推动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研制。支持智能换热机组、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研发。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设备加快发展。培育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2)产业优势

梅河口是世界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地、亚洲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皇粮鱼米之乡。全面贯彻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形成了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全域旅游、装备制造业、建筑及其配套产业,“4 3”现代产业体系。梅河口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和工业园区,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化工、电子等领域。氢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已有多家企业投资建设氢能产业园区和氢能制造企业,其中包括多家燃料电池汽车制造企业。

3)区位优势

河口区位优势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全省4个重要节点,与吉辽两省10多个县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万人口。2020年,以东北第一、全国第六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受到国家通报表扬;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市。先后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鲁南制药、天衡药业等国内领先药企,中如建工、世基集团、红星美凯龙、国投集团、泸州老窖、广州江楠集团、浙江传化物流、皓月集团、东旭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发展。建设了一批对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工程,长春—辽源—梅河口—通化高铁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


产品方案及规模
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200亩,一期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完成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量产,完成5,000套/年的生产线建设并交付使用。二期筹建院士工作站,引入氢能行业院士资源,联合知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氢能技术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心为主体,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获批并开展建设。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0万元。

图表6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资金筹措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00万元,利润34,550万元,投资回收期10.1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23%。

图表7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开发、推广及辐射,有效提升梅河口乃至吉林省的氢能产业水平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打造当地氢能经济生态圈及氢能产业链。


版权所有:吉林省商务厅
   浏览器建议使用IE7及以上版本
备案号:吉0052428222号   技术支持: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