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登陆用户:()
  您好, 欢迎登陆!
  单位名称:
   
辽源市南照山鹿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

项目名称 辽源市南照山鹿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
项目状态 正在招商
所属行业 新旅游
所属地区 辽源市,东丰县
项目总投资(万元) 240000.00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需外方投资方式
建设地点 东丰县东丰镇。
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完成木栈道2200米及楼台亭廊、木凳、桥涵等;并在木栈道和林荫路两侧安装7,000米音响工程,修建休闲健身路2,700米,修建水泥路11.27公里;建设公园管理用房1处、水冲式公厕4座、旱厕7座,水泥路两侧栽植山杏450棵、云杉1500棵,杜鹃5,000丛,补植白桦和云杉670棵;在逍遥岭、百岁岭安装3组健身器材,共计33个。
项目单位 东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联系单位 东丰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通讯地址 东丰镇东风路293号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薛良英
联系电话 0437-6396555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422091541@qq.com
网址
申报单位 辽源市商务局
项目概况
建设内容及规模
合作计划书
产品简介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过渡带的半山区,生态条件和区域环境是梅花鹿繁衍的最佳生态区域,是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发源地,素有“皇家鹿苑、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誉。东丰是“中国梅花鹿种源养殖示范县”,东丰县梅花鹿产业主要以东丰药业养殖基地、江城琳漉公司、文福鹿场、鑫利达鹿场为依托,以大阳镇、横道河镇、沙河镇、小四平镇、南屯基镇、二龙山乡、黄河镇、东丰镇等 8个乡镇为梅花鹿产业生产基地,辐射引领梅花鹿养殖生产,形成了较好的养殖优势。全县梅花鹿饲养量达到 23.1万只,占全省84万只的27%,鹿茸产量达到443吨,涉鹿产值31.5亿元。

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拟建成(1)世界鹿园:文化体验区;(2)国际鹿城:鹿产业旅游示范区;(3)皇家鹿苑:田园休闲度假区;(4)神笔鹿韵:农民画产业园区;(5)鹿野禅苑:宗教旅游禅修区;(6)逐鹿天下:户外运动教育区;(7)鹿鸣山谷:森林观光生态区;(8)福鹿仙园:乡村垂钓休闲区;(9)鹿跃鹤舞:康体运动养生区。建设鹿文化广场、儿童乐园、动物园、滨河鹿乡文化街、贡鹿广场、鹿寿塔、景观墙、世界鹿乡商业街、世界鹿文化景观道及鹿野苑十一处景观带。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市场前景

1)旅游行业市场分析

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行业,旅游业2013~2019年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且于2019年达到峰值;国内游作为我国旅游市场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收入及旅游人次在国内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带动下亦呈增长趋势,并于2019年达到峰值,2019年全年收入达到5.73万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收入为2.22亿元。疫情作为景区近年面临的最大困境,直接导致短期内旅游景区收入承压,景区需要拓展业务带动整体产业链恢复。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在作为旅游黄金周的国庆期间,全国接待游客数量与全国旅游收入较疫情之前都有明显下跌,2021年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规范化以及疫苗接种对于旅游市场的利好,全国旅游收入减幅较2020年度有所放缓,但仍未有恢复疫情前水平的趋势。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约为2.92万亿元,同比增长30.94%

图表1  近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变化(单位:万亿元)


图表2  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变化(单位:亿人次)

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游市场恢复不及预期,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26.89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9.1%,但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8.5%;根据文旅部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1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32.46亿人次和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和31%,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5%和51%。

图表3  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旅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恢复情况(单位:亿人次、%)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4.5%。此外,为了利用旅游促进国民消费的热情,2021年的五一假期延续了2020年因为疫情而增加的放假天数,出游人数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达到2.3亿人次。但2021年国庆假期,国内游出游人数为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0.1%。

图表4  节假日旅游人次和收入较疫前恢复程度

疫情过后,旅游行业从供需两侧向高品质旅游产品迈进。①根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21-35岁为去哪儿用户分布最广泛的年龄段,占比接近八成,此类人群在1985年后出生,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及成熟期,对旅游消费的品质要求更高;②得益于高星酒店丰富的主题活动和文化体验,酒店逐渐成为游客的旅行目的地。从携程平台的酒店预订趋势来看,五一期间45钻高星酒店订单占比超过五成,越来越多游客愿意在高星酒店购买高品质旅游服务;2017年,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城镇居民的占比相较2010年从32.9%降低至22.1%,而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占比则从25.0%提升至30.1%2019年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目的以探亲访友为主,占30.0%;其次是观光游览,占28.8%;再次是度假休闲,占23.8%

高品质度假游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同时Covid-19的背景之下,出于安全防疫考虑,游客提升对出行品质的要求,高品质度假游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叠加部分被疫情抑制的出国游需求转变为高端度假游,我国高品质旅游需求加速演进,推动国内中高端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以高星酒店、精品私家团为代表的品质休闲游将于2024年超过大众休闲游板块,其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3.8万亿元。

旅游供给侧将由粗到精。截至20231月,全国共有景区3万多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0个,旅游产品以景区观光类为主,休闲度假类较少,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无法满足住店客人日益增加的一站式旅游消费需求。2019年,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并鼓励打造一批具有文旅特色的高品位休闲街区和度假产品去丰富产品供给,但由于前期资本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能力弱等问题,高品质的休闲度假产品依然稀少。

2)产业园(景区)前景分析

国内旅游从产业链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旅游景区,各级分销商与消费者三个层面。旅游景区作为整条产业链的上游,是旅游产业链结构的核心,目前面临着疫情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困境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其如何选择将影响产业下游的整体布局。

图表5  国内旅游产业链示意图

后疫情时代,地区性散发疫情为旅游市场复苏带来不确定性,游客消费水平仍需要一定恢复期,景区运营企业经营短期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长期来看,拥有成熟配套及便利交通条件的景区运营企业更具备竞争实力。景区质量是影响景区运营企业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国内5A景区数量呈上升态势,目前,国内5A景区数量增至318个。从国内5A景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为5A级景区分布最多的区域,其中江苏以25家的总量排名第一,浙江19家排名第二,四川为15家,排第三名。

图表6  近年来年国家5A级景区数量(单位:个)

      2020年以来,景区加快智能化发展进程,游客满意度较高。20202月,国家文旅部发布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明确要求景区落实实名登记,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客观上加快了智慧旅游在行前、游中和评价各环节的应用,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机器人送餐等技术创新已经进入了消费场景。根据景区发展报告,77.4%的游客通过预约游览景区,其中74.1%的游客认为预约旅游“体验很好”。已有超过4,000多家景区可在OTA预订门票,通过技术手段对可能出现的大客流采取远端分流限流、近端疏导等防聚集措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加快了景区智能化发展进程,游客出游需求的改变对景区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拥有较好的资源禀赋、较高的交通便利度以及较为成熟的配套设施的景区更具竞争优势。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不完全统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还是以混合型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性质划分为主,2020年数量达到1997个,占比64.8%。相对来说,近几年地方特色型与休闲娱乐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增长较快,这与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密切相关。

       从产业园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产业园产业链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物业持有方、园区运营商和入驻企业。其中,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中政府机构主要负责产业园区的顶层设计与园区规划,另外,园区物业持有者、工程施工建设者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参与者也属于产业园区产业链上游领域;产业园区中游领域主要是指产业园区的运营与管理,目前来看,我国产业园区运营方式包括自主运营、联合运营、承租运营以及受托运营等方式,运营商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园区改造、招商、物业管理以及专业服务等;产业园区下游主要是园区的需求方,也就是使用者,即入驻产业园区的各类企业。在上游领域,负责我国产业园区顶层设计的是各地主管产业园区工作的政府机构,而出具产业园区设计规划的单位主要包括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1120日,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五大基本原则,七项重点任务,强调旅游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新阶段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迎合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在服从疫情防控前提下适时启动入境游促进行动。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共8章35节,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冰雪经济强省成效显著,为建设文化强省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的量化指标。作为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的总纲要、总抓手,《规划》集成了吉林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统性思维、创新性理念、导向性路径和针对性举措,其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构建“五大体系”上,即:构建起全面提升的“目标体系”、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支撑充分的“工程体系”、极具潜力的“项目体系”、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规划》提出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突破9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100家等;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努力打造1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冬季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利用5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在构建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方面,重构文旅新格局,首次将冰雪产业、文旅融合作为单独章节重点表述和呈现,同文化事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共同构成“吉林文旅版图”;谋划产业新布局,重点拓展旅游业“点状辐射、双线串联、跨区融合”发展空间,明确冰雪经济“四轮驱动、三廊串联、一带延伸”总体布局,根据全省文化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建立“一核引领、一极带动、一区协同、三带辐射”发展架构;突出产品新体验等。

在构建支撑充分的“工程体系”方面,侧重产业发展支撑保障,实施文化事业繁荣、旅游业提质、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人才队伍建设等五大类共50个重点工程。在构建极具潜力的“项目体系”方面,谋划“十四五”时期全省重点打造和推进的34个旅游业重大项目、18个冰雪经济重大项目等。在构建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方面,优化土地供给,完善投融资服务,落实财税政策,为文旅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2)龙头优势

吉林省先后开展了景区封闭管理、旅游厕所革命、基础设施提升等专项工程,共实施旅游产业项目213个、总投资额达570亿元。星级宾馆、餐饮饭店、特产购物商店、旅行社较建区之初分别增长275%885%841%828%;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较建区之初提高了33.5个百分点;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了5.4倍和9.3倍。吉林省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国际名镇风情乍现。投入1.2亿元编制高水准规划设计300余项;投入80多亿元实施城镇化项目350余个,池北区“文旅慢城”、池西区“城市客厅”、池南区“长白水乡”特色旅游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83%。建成121公里双向慢行绿道,人均绿地面积高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8倍。新建各具特色的星级旅游公厕75座,打造“二道白河32景”等数以百处人文景观小品。三是走出山门扩大合作,共享格局初步形成。联合周边地区及东北东部部分城市,发起建立长白山冬季旅游联盟、东北东部(12 2)城市生态旅游联盟。举办了三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召开“世界旅游名镇长白山峰会”。

(3)交通优势

      近三年来,辽源致力构建“综合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便民交通、效率交通”新格局,通过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国省干道维修养护、优化“四好农村路”服务功能、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创新物流运输模式等,推动我市交通运输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如今,放眼望去,一条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道路贯通省际、辐射延伸;新改建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在乡(镇)和建制村全线开通的公交客车,实现了“村村通”,物流运输、群众出行畅通无阻;干线公路干净整洁,山桃、白榆、柳树、三角枫等绿植树木绘制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新能源公交车比比皆是,手机支付乘车已成为百姓出行常态。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一主六双”产业布局,不断扩大交通通行能力、提升交通运行速度,辽源市高铁项目建设正在积极筹建中,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四平至通化高速铁路,西起哈大客专四平东站,终点为沈白客专的通化北站,途经四平市、西丰县(辽宁省)、东辽县、辽源市、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通化县、通化市,全线长约220公里,计划投资总额为265.0亿元;长春经辽源、梅河口至通化高速铁路,经长春西站起途经伊通、辽源、梅河、三源浦至通化,线路全长约290公里,计划投资总额为410亿元。

       这两条高铁项目契合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不仅能加强辽源市与周边城镇的联系、扩大辐射范围、为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还能加快完善快速客运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以铁路为主体的绿色节能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足高质量旅客运输服务和现代物流服务需求,使辽源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为了缓解城市日常交通压力、减少城市出入口经常堵车现象,辽源市交通运输局还针对部分方向只能平交绕行、掉头绕行等路况,对现有的红五星互通立交进行改造,提升辽源市东部出口交通能力。

产品方案及规模
建设内容

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1)世界鹿园:文化体验区;(2)国际鹿城:鹿产业旅游示范区;(3)皇家鹿苑:田园休闲度假区;(4)神笔鹿韵:农民画产业园区;(5)鹿野禅苑:宗教旅游禅修区;(6)逐鹿天下:户外运动教育区;(7)鹿鸣山谷:森林观光生态区;(8)福鹿仙园:乡村垂钓休闲区;(9)鹿跃鹤舞:康体运动养生区。建设鹿文化广场、儿童乐园、动物园、滨河鹿乡文化街、贡鹿广场、鹿寿塔、景观墙、世界鹿乡商业街、世界鹿文化景观道及鹿野苑十一处景观带。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4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00万元。

图表7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0,000万元,利润24,000万元,投资回收期1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0%。

图表8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带动本地就业,为地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辽源市产业进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吉林省商务厅
   浏览器建议使用IE7及以上版本
备案号:吉0052428222号   技术支持: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